面對全球人口老化,各地的研究都顯示家庭照顧者無論在財務上、事業上、及身心健康上都因着照顧年老家人而受到一定的影響。家庭照顧者的無償工作除了製造實質經濟價值外(見七月「照顧無價」一文),因照顧親人而帶來的財務開支及機會成本亦不容忽視。過往鮮有研究照顧年老親屬對照顧者的財務影響,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於2015年委托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樓瑋群博士及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的黎永亮教授就此作出調查,並研究職場友善措施和聘用外傭對照顧者的財務影響的緩衝作用。本文就該研究報告綜合了一些重點,並分四期刊出。
該研究透過港大民意調查中心於2015年用電話隨機調查的方式訪問了451位年齡由40至64歲需要照顧年老家人的家庭照顧者, 另外以聚焦小組形式訪問了37位這類家庭照顧者。73% (電話調查) 至81%(聚焦小組) 的受訪家庭照顧者是女性,近一半年齡在50至59歲之間,其次為40至49歲之間,超過90%以上的受訪者是被照顧者的成年子女或媳婦。60% (電話調查) 至75%(聚焦小組) 的受訪者有工作。85% (電話調查) 至90%(聚焦小組) 的被照顧家人年齡於75以上。
照顧年老親屬 – 背景
香港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預計到2041年將達到30.2%,目前大約有20幾至30幾萬居住在社區(即並非居住於安老院舍)的老年人需要由其他人照顧其日常生活,所謂照顧包括協助「日常起居活動」,例如進食、走路和洗澡,以及協助進行一些「工具性日常活動」,例如購物、準備膳食和服用藥物,還有提供情緒、財務和決策上的支援。有其他調查顯示這些照顧責任大多由成年子女負責(37.3%),當中女兒佔大多數,其次是配偶(26.3%)、家庭傭工或護士(25.6%)。
不同的研究都顯示照顧家人的過程無論對照顧者本身或是社會層面也造成沉重的財務負擔,對照顧者的經濟影響可分三方面,包括增加財務開支,減少收入和生產力減退。很多已發展國家政府除了以各樣社區服務支援家屬照顧者外,也着力推行其他照顧者政策/措施,包括: 1)以現金形式支持家庭照顧者; 2)立法於公私營機構推行照顧者友善措施以提高員工生產力,並減少對照顧者員工健康上的影響; 3)輸入勞工(特別是家庭傭工)政策,以緩解照顧老年人的需求。
照顧支出
港大電話調查的受訪家庭照顧者中35.3%個人月入低於10,000港元,其餘64.7%的受訪者月入超過10,000港元。超過一半的受訪家庭照顧者自我評估當前的財務狀況為非常好(2.3%)或充分(60.6%)。約三分之一(29.1%) 自我評估財務狀況為不足,或非常不足(7.9%)。
研究顯示受訪照顧者每年的主要照顧開支為:
僱用家務助理或購買社區照顧服務 |
48,000港元 |
大約佔75% |
用於專業服務 |
6,000港元 |
9.6 – 12.1% |
用於家居改裝 |
5,000港元 |
7.6 – 8.4% |
購買或租用輔助工具或設備 |
2,000港元 |
3 – 3.2% |
用於交通費及住宿等項目 |
1,200港元 |
1.8 – 2.4% |
有39.9%的受訪者因照顧他們的年老親人而動用為其他事情而作的儲蓄,28.2%的受訪者因此而必須放棄一些生活必需品,24.8%不能承擔額外的消費,而24 .3%的受訪者認為照顧年老親人的費用太昂貴。
家庭照顧的財務負擔
受訪的聚焦小組成員認為僱用家庭傭工可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而現有的社區服務收費實在太高,他們無法承擔。專業服務也被照顧者視為必要但昂貴的現金支出,有照顧者憶述他們需要將年老家人送到私立醫院進行緊急手術的情況,這些外科手術費用高昂,動輒便是照顧者幾個月的工資。被訪者也花費了大量金錢改造家居以應付長者活動需求,例如安裝浴室扶手、重新設計家居以方便使用輪椅、 由氣體爐具轉換到電力爐具。被訪者還提到了為年老家人購買特殊輔助設備的必要性。
受訪者大多數都表示雖然照顧家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但其他兄弟姐妹及下一代也有在經濟上支持,這顯示家庭照顧影響著整個家庭,而非主要照顧者一人。 要注意的是有些被訪者是年老家人唯一的子女,因此他們要承擔所有的照顧責任。 隨著越來越多的核心家庭只有一至兩個孩子,這類照顧者可能面對的經濟影響會更為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