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的內疚心魔

Sunrise, Zoe 攝

一些國家有既定的日子去表揚照顧者的工作,例如11月是美國的全國照顧者月,剛剛10月14至20日是澳洲的照顧者週。照顧者在這家庭崗位上為家屬付出時間、精神、體力、金錢,能夠支持他們繼續照顧任務的除了是對家人的愛心及個人的靭力外,還需要其他人(包括家人及社會)精神上的認同及實質上的支持。當照顧者要獨力承擔起照顧的工作而得不到應有的支持,很容易便會變得疲累、孤單、沮喪、甚至乎墮入一些情緒的心魔。

「內疚感」照顧者的情緒陷阱
被內疚感影響着的照顧者總認為自己做得不夠,不確定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正確,懷疑自己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出了錯。他們耗盡心力照顧家人,卻忘記了照顧自己,忽略了自己的作息時間,甚至對基本的自我照顧也會產生內疚感,覺得自己不應該休息或進行任何休閑活動。

照顧者覺得自己有責任照顧親人,希望在這事上做到最好以免將來後悔,在計劃照顧日程時往往顧慮到如果自己不在場而有事情發生在病人身上,事情將變得很糟糕,故此不放心假手於人,結果只會不斷增加自己投入照顧的時間。

也有一些照顧者因長時間照顧某一位親屬而忽視其他親屬,因而對被忽視的親屬產生內疚感,隨之而來的可能是一些無助及消極的情緒。

有些照顧者在內疚感之外還夾雜了憤怒的情緖,兩種感受會互相影響不斷加強,特別是當受到被照顧對象的一些行為所影響。

有心理輔導員指出構成照顧者內疚感的因素十分複雜, 「照顧者一方面愛護家人,但卻被那責任感壓得透不過氣,縱使個人能力有限卻仍極力支撐著;一方面希望能無私的照顧家人,特別是面對長輩,他們期望可以回饋長輩以往的養育之恩,另一方面卻為了得不到其他人(包括被照顧者)的認同而感到沮喪,甚至是憤怒,當中有很多期望的落差和矛盾的感受。角色的逆轉,更是照顧者難以適應的,過往是家人(如父母、配偶)照顧自己,現在角色掉轉了,過程中照顧者唯恐自己做得不夠好,總希望可以做多些、怕將來會後悔未盡全力,怕自責的情緒會終身纏繞著自己,偶然忽略為照顧者作某些事,又或稍為自己的福祉作出安排,便會產生一種內疚感。」

內疚的結果
縱使在照顧上已經做到很好,照顧者卻成為其優質照顧背後的受害者,他們過分透支體力,導致身心俱疲,勉力繼續照顧只會構成身體和心理的壓力。

以上的心理輔導員更指出「長久帶着這種情緒只會將照顧任務變為一個沈重的包袱,當照顧者在包袱下壓得要出來透透氣,為自己的事籌謀一下,但結果仍是放不下親人,好像有聲音在責備自己自私和不負責任,背上的包袱結果越來越大。在自己的需要與放不下的愛和責任之間互相拉扯下,內疚感重重的包圍著照顧者,甚至被照顧的親屬都感受到照顧者的壓力,繼而懷疑或自責是自己負累了照顧者。」

部份照顧者會漸漸喪失自我存在的價值,甚至患上如抑鬱症的心理疾病。嚴重的消極與憤怒的感覺會產生如傷害自己或親人的行為,到了這階段已再不能繼續應付照顧親屬的任務。

以上受訪的心理輔導員接觸過一些照顧者受內疚情緒影響以致不能過正常生活。「有一個四十多歲的女兒,爸媽年老才有她,兩老與女兒關係很親密,媽媽年近八十時因癌病逝,媽去逝後,爸爸非常思念太太,女兒因父母恩,每日守候照顧爸爸,安慰爸爸。她甚至不想返工、不拍拖、帶著爸爸和自己朋友聚會、一起睡覺….她承認,她一反原本的作風,沒有了自己,沒有了空間,但她覺得沒辦法,在她內心很痛苦及無奈,她不能自拔,覺得沒有辦法改變現狀,全因為一份害怕內疚的心理所驅使。」

釋去內疚感

  1. 專注於你可以控制的東西,不要重複回憶已經發生了的事情或是已經無法補救的事。
  2. 在需要時尋求並接受幫助,與其他家庭成員商量,要求他們分擔一些照顧上的時間或金錢,如果他們不能參與照顧,便要尋求社工的幫助,看看有什麼社會福利及社區資源可以幫助解決照顧上的各種需要,例如安排暫托服務以舒緩照顧的壓力。
  3. 為自己安排充足的休息(睡眠)、休閒和社交的時間,包括做運動、與朋友外出用膳、電影等等。
  4. 找出產生內疚感的真正或深層次原因,例如人生旅程中一些不快的片段或關係,將這些困擾你的事情或感受梳理好。
  5. 承認自己並不能夠做到完美,不應對自己過分要求,也不要介意其他人的批評。
  6. 數算一下自己做過的好事,獎賞自己,可以是一杯咖啡、外出吃一頓晚餐、或一齣電影。
  7. 與能為你保守秘密及欣賞接納你的人傾談,或是參與照顧者的互助小組。能夠將自己心中的鬱悶向諒解你的人傾訴是其中一個有效排解壓力的方法。
  8. 為自己及其他的人(包括被照顧者或其他親人)定下界線,不要讓他們以為可以無止境的倚賴於你,適當的時候要學習放手,你提供的優質照顧並不應使你成為受害者。

Sunrise, Zoe 攝

 

這段路,我們一起走

米西.布坎南著
陳恩明譯

No Swimming by Norman Rockwell
Source: Wikicommons

這本書的中文譯名教我思量人生旅程究竟已走過多少段路,又還有多少段路要繼續走下去?有些路我們被人拖帶著行走,有些路只可以孤身獨行,有些路有伴侶或同路人互相打氣。在各種關係撕裂的年代,容易叫人失去對其他人及自己的信心,假若有人能與自己並肩去走一段路,除了感恩,還要對這關係保護珍惜。

有人説人生走到最後都是孤身一人,聽來有點蒼涼,特別對沒有親人的長者可能有很大同感,但縱是兒孫滿堂父慈子孝,要面對日漸衰老的身體機能,底子稍缺抗逆力的也會被那蒼涼感所征服。書中的耆年父母說:「我盡力注意晚年的福氣,但有時候仍是心情低落。」

成年子女要陪伴漸老的父母走這一段路並不容易,當中包括每天實際的照顧工序以確保父母平安,還有適時的體貼關心以預防父母被那孤獨的蒼涼感所佔據,各種壓力、張力、歉疚、無力感紛紛在這段路上湧現。成年子女說:「有時候,不管我多麼努力,還是一事無成 ….. 我東奔西跑仍然徒勞無功。」

這書的作者就二十個主題道出了老人家與成年子女的心聲,讀者(不論是父母或子女)大可換一角度感受一下兩代人的看法每個主題都附有簡短的聖經經文、建議行動及禱文,縱然不是信徒,也可靜心思考這些文字,從新審視是否可以採取另一態度與漸老父母一起走這段路。要走這一段路,大家都得從新學習。

誰來照顧照顧者?

作者:陳章明 –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原文刋於2017年11月15日AM730,感謝作者允准轉載。)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6%96%B0%E8%81%9E/%E8%AA%B0%E4%BE%86%E7%85%A7%E9%A1%A7%E7%85%A7%E9%A1%A7%E8%80%85%EF%BC%9F-103820

「照顧老人家很辛苦!」這是一個要照顧年邁患病母親的兒子,在弒母後自殺獲救時,新聞報道轉述他慨嘆的說話。

這宗倫常慘劇在上月發生,需要照顧長期病患母親的兒子,因抵受不住壓力,趁外傭休假外出時殺死母親,再跳樓自殺,跌落山坡後受傷獲救。

當我看到媒體的報道後,深感難過,讓我想起早前一套電影「一念無明」,故事情節與這宗慘劇非常相似,個案活生生的呈現在眼前,令人惋惜。更可惜的是,今年最少發生三宗同類個案,照顧者因為要長期照顧病患家人,在缺乏支援和面對巨大壓力下,最終選擇傷害自己和家人,走上不歸路。

慘劇一再發生,意味着社會對照顧者的支援不足,提供給照顧者的服務存在着不少改善的空間。現時政府的政策主要針對病患者,對於照顧者而言,似乎沒有給予太大的支援。當照顧者感到莫大壓力,或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可能不知如何或從何處得到協助。我們現時是有逼切需要檢討現行的政策,給予照顧者更多支援。

無論患病的家人是長者、兒童或是殘疾人士,照顧者往往會不辭勞苦,竭盡全力地照顧他們,很多時會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當他們感到疲累和氣餒時,如果沒有適當的方法和途徑去尋求支援,舒緩壓力,只會令問題越來越嚴重,令家人得不到適當的照顧,而自己也甚至受到精神困擾。所以,照顧者要先好好照顧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患病的家人。

需要工作的照顧者,如果僱主可以因應其家庭崗位,為他們作出適當調配,實施較靈活的工作方式或常規,例如彈性上班時間,讓他們可以在工作與家庭責任之間取得平衡,對要照顧患病家人的僱員來說,確有莫大的幫助。香港的《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保障負有照顧直系家庭成員責任的人士,在受保障的範圍,包括僱傭、教育及貨品、設施及服務的提供,不會因為其家庭崗位(即家庭責任),而受到歧視或不合理的對待。

要達至上述理想,政府必須加強對照顧者的支援,還需要在精神情緒上提供一個全天候廿四小時的支援網絡,好讓處於壓力「爆煲」邊緣的照顧者能隨時得到協助。政府必須透過各種正規支援服務去建構一個以鄰舍為本的支援網絡,好讓照顧者知悉「梗有一個同路人喺左近」,不論是尋找別人傾聽心聲或是協助暫代照顧小孩/長者,重點是有個願意「聽我訴苦」的對象!

隨着香港人口老化,無論是病患者和照顧者服務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如果社會不好好正視和處理這個問題,日後出現的情況只會更為嚴峻。到時不單是要照顧原來需要照顧的人,連照顧者也成為額外要受照顧的另一批人士!

贏在終點線

走到人生的盡頭,有人會覺得無望,但也有人會把握珍惜生命的最後一刻,畢竟死亡的過程也是生命的一部份,走過了,回不了頭,倒不如活好到最後。

經歷過二戰德軍集中營磨難的猶太裔精神科醫生Viktor  Frankl在他的書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中寫到:

Live as if you were living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had acted as wrongly the first time as you are about to act now.

筆者理解這為現今常講到的「活在當下」及「無悔今生」,活在當下在平常的日子說來容易,在苦難來到時卻是另一回事,正常人都會盡量避免受苦,不必要的痛苦還是可免則免,但生病與死亡帶來的痛苦卻是避無可避,那更好的對策是勇敢地、有尊嚴的去面對。

無論平時為人有多瀟灑,人生行到終點時都要面對醫療及財政上的事宜,但幾時會行到這一步,實在無人能準確預測。「贏在終點線」一書的作者陸文慧既是律師,也是照顧者,她用淺白的文筆,加上插圖、參考樣本、及個案深入淺出的介紹了「平安三寶」,即遺囑、持久授權書及預設醫療指示。能夠在健康或神志清醒時為自己將來的醫療、照顧、財務、遺產作妥善的安排,是正面迎接生命避不了的老、病、死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是對自己及親人勇敢而負責任的表現。

除了介紹「平安三寶」的有關法例外,此書附錄也介紹了以人為本、維護病人尊嚴的「紓緩治療」。現時仍有很多人未明白紓緩治療,也有些人誤解了以為「紓緩治療」相等於「安樂死」,更甚者有些人以為可以用「安樂死」的方法去解決一些疾病的痛苦。其實以安樂死去結束一個人的生命存在着很大的道德爭議,在大部份國家也是禁止的。反之「紓緩治療」注重的是減輕病人身、心、社、靈上的痛苦,在很多國家都廣泛應用,香港的醫務及社福界近年也積極推廣這種治療方法及作出了很多社區教育。

照顧者很多都抱著「不叫自己後悔」這意念支撐自己長久照顧至愛親人,但能謹守照顧崗位者也會產生負面情緒。「贏在終點線」作者在另一附錄中翻譯了一篇勉勵照顧者的文章「照顧者七大心魔」(The 7 Deadly Emotions of Caregiving),當中描述了七種照顧者常有的負面情緒,包括愧疚、厭惡、憤怒、憂慮、寂寞、傷逝和對旁人意見反應過敏, 文章描述這些負面情緒的起因、所帶來的惡果及應付的策略,內容精簡,是很值得照顧者細閲的鼓勵文章。

《一念無明》的現實版悲劇

作者:蔡子強 –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原文刋於2017年10月11日明報A22頁,感謝作者允准轉載。)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1011/s00012/1507659221873

Pixabay

周日,留在家中備課,卻從電視新聞中看到一宗讓人心酸的倫常慘劇:一名男子殺母後跳樓自殺,重傷送院,其間曾表示「照顧老人家好辛苦!」

因照顧親人而觸發倫常慘劇接二連三

男子的母親是長期病患者,有糖尿病及腎病,不良於行,需要別人照顧。男子是街坊眼中的孝順仔,他是家中獨子,對體弱多病的母親一直不離不棄,更停止工作照顧病母,現時還聘用兩名外傭協助。懷疑他是未能承受照顧病母的壓力,趁周日外傭休假離家時殺母,再留下遺書由寓所跳樓自殺。其後,媒體報道男子被發現患有憂鬱病。

其實,懷疑因照顧年邁患病親人而壓力「爆煲」引發的倫常慘劇,今次已經是本年內第三宗!2月及6月的兩宗,分別是丈夫勒死腦退化老伴後跳樓亡,及丈夫勒死中風老伴後自首。類似慘劇接二連三發生,實在已為社會敲響警鐘!

男事主遭遇讓人想起電影《一念無明》

男子的遭遇,令人同情,亦無法不讓人想起之前的一套電影《一念無明》。片中的男主角余文樂,也是要獨力照顧患病的母親金燕玲,且堅持不把她送進老人院,最後心力交瘁,不單失去了工作、女友,更弄到自己出現情緒病,幾近走投無路。

當我看這套電影時,只感到莫大震撼,因為是那麼的真實,尤其是導演黃進,只是一個未夠30歲的小伙子,讓人驚訝他如何可以體會和理解這一切。

之前,家中也遇上老人問題,也為照顧老人家而苦惱和困擾過。老人家因為日漸年邁,身體和精神狀况也大不如前,且突然退化得很快,讓人有點措手不及。

照顧老人家殊不簡單

當時我曾經天真地以為,只要為雙親聘請外傭,問題便可以解決。但沒有想到,老人家的身體和精神問題,不是沒有經過護老專業訓練的外傭可以輕易應付得到。小至扶老人家起牀,因為不懂得借力,外傭很易扭傷;大至老人家的情緒問題,更非外傭可以應付和安撫得到,老人家往往會變得十分「忟憎」和躁動不安(我開始明白為何會有把老人家綁在牀上看似不人道的例子)。結果摩擦和衝突頻生,讓人苦不堪言。

後來,在無法可施的情况下,無奈要把老人家送進護老院。最先送進的那一間,所需月費不用1萬元,但環境、設施、對老人家的照顧都不大理想。後來再轉送去了現時那一間,環境、設施、對老人家的照顧都理想很多,但每月住院費卻高達3萬元。還幸自己也算是一個中產階級,再加上有兩個弟弟,兄弟3人分擔,也不至於太吃力。

切身遭遇讓我認識到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我體會和認識到幾個問題:

  • 首先,照顧老人家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並非一個普通人,又或者「靠晒」外傭,就可以輕易處理得到。那不僅需要很多知識和技巧,更需要莫大耐心。所以我完全明白余文樂在片中以及今次男事主說「照顧老人家好辛苦」那種挫折、沮喪和鬱結;
  • 第二,是否送老人家到護老院,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當子女因為工作,或家裏缺乏條件去妥為照顧,而把老人家交給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士去照顧,以及由設施齊備的院舍來支援,可能才是最好的方法。但過程中內心的痛苦掙扎、自責以及內疚,不足為外人道。所以我明白片中余文樂以及其他很多為人子女者,為何會如此固執地堅持,並會致以由衷敬意;
  • 最後,因為資源和人手所限,現時很多護老院的情况都十分不理想。如果要找較理想的護老院,所需費用就算是中產階級也會感到吃力。

所以,現屆政府暫時把施政重點放在年輕人身上,包括學業、就業、置業的所謂「三業」問題,這當然值得肯定,但也不能忽略長者,隨着香港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安老、護老問題,都是政府應該及早籌劃的。例如:

一、興建更多護老院,提供更多宿位;又或者

二、幫助那些不想住進護老院的老人家,做好居家安老支援服務,以及社區照顧;

三、在社會各種設施和服務中為老人家做好配套,讓他們也可以使用到。

少子化社會讓照顧老人家擔子更重

根據政府統計處在2015年發表的預測,未來人口將持續老化。統計處推算,撇除外籍家庭傭工,65歲及以上長者將由2014年的15%,顯著上升至2064年的36%,即是每3個有1個!人口老化將在未來20年最為急速,長者比例將在2024年升至23%,再在2034年進一步上升至30%,這與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踏入老年有關。香港踏入老齡化社會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同一時間,香港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由1981年每1000名女性有1933名活產嬰兒,下降至2014年只有1234名。簡單來說,就是每對夫婦由生育兩名子女下降至只生育一名,也就是所謂「少子化」社會的問題。

所以,將來香港往往是要由一名子女去照顧雙親,跟我們這一代可以由幾兄弟姊妹去分擔,完全不同,擔子也只會更重。

家庭友善措施 – 照顧者員工有冇得揀?

山水小舟,任我行攝

阿珍(化名)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因要照願患認知障礙症的母親而辭去工作,縱使有兄弟姊妹在經濟上及精神上的支持,但過著不再經濟自主及與以往工作和社交圈子分隔的生活,再加上日常照顧的壓力,最後還是患上情緒病。

隨著人口老化,家屬護老者的數目也隨之上升,但有質素而又可負擔的院舍及社區照顧服務卻未能滿足家居照顧的需要,家屬照顧者所要面對的問題實愈來愈嚴重,無論公營或商營機構都要面對員工成為家屬照顧者後所帶來對工作的影響。在香港這個以商業利益掛帥的社會中,任何人提出這方面的討論,很快便會被商業經濟利益為主導的意見所蓋過。

外地有研究顯示職場上的「家庭友善措施」對機構的財務表現並不存在明顯的影響(不論正面或反面),但實行這類措施卻為員工提供了平衡家庭與工作的一個選擇。香港僱主或政府如只將這問題簡單化為商業或運作成本的考慮,實在是欠缺長遠人力資源的規劃,也漠視了僱主應付上的社會責任。

香港大學最近發表的研究顯示大約有20%的護老者曾因照顧家中長者的緣故而辭去工作。這除了反影社區照顧服務未能解決護老者在家照顧的問題外,也顯視出本地僱主僱員在這議題上的取態。

一般香港打工仔的心態都認為要盡力在職場上拼搏,目的是要得到合理的待遇,但何謂合理的待遇,本地員工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員工所享有及所期望的實在有很大的距離。

有一位在跨國企業工作的朋友說她在母公司工作的同事很注重家庭,母公司所在地也提供很多家庭友善措施給員工,但在香港分公司的員工便不能夠享受同様的福利了。

英國有法例規定員工在同一機構工作達26 個星期便有權要求彈性工作安排(https://www.gov.uk/flexible-working/overview),所謂彈性工作安排可包括工作地點,例如家居工作,又或是兼職工作、彈性工時、輪更工作等等。

在缺乏彈性工作安排的情況下,香港的打工仔在工作與家庭之間疲於奔命以外的選擇便可能是在這兩者中選其一。經濟環境許可的便會利用家庭傭工,或者購買私營的到戶服務去照顧家人。假如經濟環境不許可的話,便會處於兩難之中,一些低技術的勞工甚或要選擇放棄自己的職業留在家中作全職照顧者,又或是縮減工作時數以應付照顧上的需要,但這正正會令到他們的經濟情況更形緊拙。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員工可以在工作或照顧上有得選擇,香港人近年有句俗語「有得揀先至係老闆」 ,而這抉擇是基於個人的自由意志而不是因為法例上或經濟上的限制而作的Hobson’s choice。一個四五十歲在職場上拼搏多年已累積一定經驗的人要毅然退出職塲,對員工及僱主都是一個損失。

確實越來越多機構「講」家庭友善措施,但實際推行起來又有幾多措施可以幫到普羅員工的需要?某些本地機構提供給員工的家庭友善措施包括「領養子女假期」,實際有需要申請這類假期的員工有多少呢?根據社署的統計, 2017年截至6月止有關領養服務處理中的申請為174宗,等待領養兒童的數目為75位。

另一方面根據香港政府2011年的統計,大約有79萬5千居家長者有一種或多於一種的長期病患,而當中大約有70萬位需要長期接受藥物治療。以家中有一位長期病患的長者為例,一年四次覆診是免不了的,每次覆診用上半天(或大半天),還有覆診前或後的各類檢驗,如長者患有多於一種慢性病,那需要用上的覆診時間可以是按倍數計,還有一些意外或急病等等,除非那長者認知及身體機能仍支持到自己去求診,否則家人陪伴求診都是常有的事,也部分會依賴外傭或陪診服務 (但不是所有家庭有外傭、享用到資助的陪診服務或經濟上可以支付市價的陪診服務)。其實家人的陪伴除了保障求診過程中的安全,也有助家人了解病情及給予精神上的支持。

在香港絕少聽到有僱主給予「照顧者假期」,員工需要照顧家人有時,都要選擇用自己的年假或無薪假期去應付。最近有一間本地銀行增加了員工的年假數目,引來傳媒的一陣頌揚,年假多了,大家都開心,對有家庭照顧需要的員工來說,也是一項德政。

其實員工申請用自己的假期去照顧家人(特別是一些突發的事情),也有其難處,碰着有體恤的上司,員工便可以較為安心放假去應付各樣照顧上的需要,不幸遇着不理解的上司,縱使批了假員工還是要看面色或者心驚膽戰的離開辦公地點。又有些情況是公司的工作(工作量或工種,例如教師、醫務人員、甚至是行政人員)令員工根本走不開,縱或有體恤的上司批假,對有強烈責任感的員工來說,也可能感到不好意思。

基於其性別及職業崗位,員工對家庭友善措施的看法也很不同,外地的研究顯示一些職位較低的婦女甚或職位輆高的員工也會擔心公司高層對照顧者員工存有偏見及影響晉升機會。也有一說法擔心如果婦女(婦女在大部份家庭中擔當照顧者的職責)可以享用更多的家庭友善措施,結果將會窒礙婦女在職場上晉升。但有了這些措施,起碼她們便多一個選擇,況且在人口老齡化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男性也需要肩負起照顧上一代的責任。

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如果更多的員工需要留在家中照顧長者,勞動力緊張的情況將更加嚴重, 政府的輸入外傭政策似乎是企圖重複七、八十年代的政策,當時經濟起飛,大量婦女出外就業,從此外傭便彷彿是協助處理家務及照顧小孩的理想方案,但照顧長者方面,外傭是否一個最理想的解決方法?其實外傭的職責及能力也很有局限。雖然照顧母親的壓力十分大,也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但文章開頭的阿珍仍然堅持一個信念,便是家人的照顧是最好的。

照顧者員工期望的是有更多的工作及照顧模式(例如本文未及討論的社區照顧服務)去選擇,還有僱主/上司多點體量。要在香港推行家庭友善或彈性工作措施,實在需要社會上各階層(政府、僱主、員工)更多開放及深入的討論,在人手調配、工序安排及各方面都跳出舊思維才有希望有顯著成效。外國經驗告訴我們,縱使有這類措施的存在,現實上並不是每一個員工都會提出這種家庭友善或彈性工作要求。僱主與員工在過程中也需要作出適當的溝通及協調,使到企業在保留有經驗的員工之餘也幫到員工顧及家庭的需要。

香港家屬照顧者的一些現況

Parents, E Ng

照顧者傷害被照顧家人或是自殘的新聞越來越頻密了,法國電影Amour描寫的雙老獨居老夫殺妻的悲劇終於在香港真人上演了。

根據香港政府2011年的統計,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94萬多人,佔總人口的13% ,老年人口的比例持續上升,到2041年估計將會達到30% ,另一統計顯示居家的60歲以上長者達到112萬多人,當中70%以上患有長期病患,大約28萬多的居家長者需要不同程度的照顧。

大部份長者都希望可以居家安老,不希望(被)遷入安老院舍,事實上縱使有迫切需要入住安老院舍,要找到一間有質素的安老院舍也絶不是易事,私營安老院舍質素參差已是眾所周知,部份質素較好的收費卻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負擔,質素較有保証的政府資助安老院舍往往要等上好幾年才可以入住,故此照顧長者的責任便要落在一班家庭中的照顧者身上,數字顯示在28萬多的居家長者中,63%是由子女或配偶去照顧的,另外25%是由家庭傭工或護士照顧。

縱使香港長者入住安老院舍的比例( 7% )是遠高於其他已發展國家,但畢竟還有很多缺乏自理能力或身體機能嚴重缺損的長者居住在家中,隨着長者的健康狀況日差,很多生活起居的事情都要依賴其他人幫助,在社區服務嚴重缺乏的情況下他們的家屬都需要肩負起照顧的責任, 例如大小二便、用膳、梳洗清潔、上落輪椅、外出覆診、準時食藥等等,照顧者需要付出7×24的體力及精神,一般人出外上班工作也有下班及假期休息的時間,但面對起居飲食都需要幫助的家人,照顧者的工作便彷彿無休止一樣,很難找到自己的喘息的空間。

長者患上的疾病及病徵越多,照顧者需要的照顧知識及技巧便愈多,不論是持續的痛症、偶發的病徵、或突發的病情等等,照顧者都要見招拆招即時處理。遇着長者是認知障礙症患者,護老者還要應付各種不可理喻的情緒及行為問題,這往往帶給他們很大的精神困擾。

另外一些長者未能準確理解自己的病情,如拒絕接受自己有病及其他人的輔助,又有另一些整天懐疑自己的身體有重病鬧著要向不同的醫生求診,這些也為家屬照顧者帶來很大的煩惱。

並不是所有照顧者都擁有相關的醫療及照顧知識去應付家中長者的照顧需要,大部份中、老年的照顧者都要由零開始學起,慢慢去掌握照顧上的知識、技巧,及相關的社區照顧設施以協助照顧長者。

假若照顧者是患病長者的配偶,那本身的年紀也可能不少了,體力也有限制,在照顧的事上可能力不從心,遇着自己都病倒了情況便更加無助。

至於作為子女的照顧者,他們可能正處中年,除了要應付照顧老人家的責任之外,還要照顧自己的子女,及需要繼績在職塲拼搏賺取入息以應付家庭中各樣開支。但照顧上的各種要做的事情,如覆診或應付長者突發的需要,往往影響到照顧者工作的專注力,未能在自己的職業上全面發揮,有部份照顧者需要減少工作時數,揀選要求較低的工作,假如工作機構沒有彈性工時安排,這類員工便可能要「選擇」完全辭去工作以應付照顧上的需要,除了影響到家庭收入,自己的積蓄及退休儲備,從工作中得到的滿足感及社交連繫也從此斷絕了。  

有不少研究指出家屬護老者要面對不同的壓力,隨着照顧的需要日益增加,假如照顧者得不到其他的支援,其需要留在家中照顧的時間便越長,這群照顧者往往要單打獨鬥去應付日常起居上的支援與及各種照顧上的決定,對體力及心力的要求十分龐大。面對其他家庭成員袖手旁觀,不願提供協助,又或是其他原因缺少家庭成員援手,甚或是其他人只在旁妄加批評照顧者的照顧方法卻不給予實質上的協助,往往只會加重照顧者的心理負擔及負面情緒。

電影與現實中的主角於案發後陪伴老妻的一段時間,也許是他們多年來及往後多年難得可享有的平靜空間。作為普通人可以做甚麼?聖經記述耶穌問人誰是一個遭難的人的鄰舍,總覺這問題帶點挑戰意味。筆者記得小時候,母親有事時,會請鄰居一對退休夫婦幫忙煮多些飯餸,好使我過他們那邊吃了才上學, 70年代的好人好事似乎已經變得很遙遠。莫以善小而不為,筆者仍相信若每人都不再吝嗇點點時間關心一下鄰舍,找到可幫忙的地方,小小幫忙說不定會帶來別人生命莫大的祝福。